12月6日下午消息,首屆全球互聯網技術大會(GITC)昨天在北京開幕,國內網絡設備企業銳捷網絡高管在會議間隙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棱鏡門事件之后,金融、政府等部門開始越來越多地選用國產網絡設備。
今年6月,前美國中央情報局(CIA)技術分析師、國防項目承包公司Booz Allen Hamilton愛德華•斯諾登(Edward Snowden)向外界爆料,美政府機構存名為“棱鏡(PRISM)”的監控民眾信息項目。斯諾登稱,美國對中國的監控“自2009年就開始了”,并且通過入侵網絡主干(基本上都是諸如巨大的互聯網路由器一類的設備)獲取數十萬臺電腦的通信情況。
棱鏡門事件曝光之后,有關信息安全的話題引起了各方關注,國內金融、政府等機構也開始要求使用國產路由器、交換機等網絡設備。
銳捷網絡交換機與數據中心產品線總監項小升昨天對媒體表示,該公司明顯感受到金融、政府等部門開始優先選擇國產網絡設備。
項小升透露,國內金融行業的很多項目已經明確表示不再使用國外廠商的網絡設備,很多使用過國外設備的企業也在作有關國產設備替代進口設備的評估,一些政府部門還把一些國外設備中標的項目叫停,進行重新招標。
項小升說,除了金融、政府外,運營商、能源等行業也出現了這樣的發展趨勢。他認為,這給銳捷網絡、華為等國產廠商帶來了發展機會。
在國內網絡設備市場上,美國企業思科占有很大的份額,但是自棱鏡門事件曝光之后,該企業在中國的業務出現了大幅下滑。在最新的一個財季中,思科表示,中國區營收下降了18%。
此前,思科CEO錢伯斯承認,美國政府的監控行為在中國產生了惡劣影響,因此那里的企業在購買思科產品時變得更加遲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