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于IDC機房設備和供電系統的復雜性,我國的PDU基本采用按需定制的方式,經過十幾年的發展,目前可定制的廠家有幾百個。
可定制的產品類型有基礎型、串口數據提交型和網絡數據采集及網絡遠程控制型、還有雙路冗余切換型(STS\ATS).
定制流程因機房大小和狀態的不同定制流程有很大不同:
1:新建大型機房:由設計單位提出配置要求,寫入招標文件,后投標的公司技術部門和供應商一起進行技術分析后形成產品文件,中標后供應商按投標文件的要求進行定制加工。過程復雜、層層把關,失誤率較低。
2:大型機房補充采購:由甲方業主單位和中標維護公司按實際的設備狀況提出需求,這時的需求往往是因為供電系統或機柜內設備發生了變化,原有的新建時的統一使用PDU無法滿足需求而產生的,需求的變化多,復雜度較高且數量不多,所以各方的重視度不夠,一般由業主或維護公司的采購與供應商的客服進行溝通確認,一不小心就會產生差錯,給各方帶來糾紛和損失。
3:新建中型機房:由業主和總包商按實際需求提出方案,由分包商或供應商提交產品方案,經業主方和總包商確認后進行采購,但由于各方對設備的插頭形式和功率在采購前并不是一一確認,再加上對PDU的孔型和承載功率的專業描述不是很清楚,往往定制產品交貨后會發生插頭與PDU插孔不匹配或pdu的功率過小無法承載及PDU插頭與前端布線插座不匹配等等失誤,這時只能返回供應商工廠重新加工,代價不菲,因為返工重新定制往往比新作的產品成本大一倍以上。
4:小型機房:由業主方與施工方提出方案,鑒于工期較短,采用的產品一般是供應商統一制式的產品,8位或6位19“橫裝,個別設備不能使用采用另接插座或加裝接線板來解決,糾紛較少,但安全隱患較大。
綜上所述,定制過程的失誤點關鍵在于兩個方面:
A:需求提出方:業主、設計單位、總包商、分包商對于配電系統和布線插座分解的不夠詳盡,對于用電設備的功率和插頭形式沒有一一和PDU的功率及插孔比對;對于PDU的技術標準和專業描述不夠熟悉。
B:產品提供方:一般由商務和客服與需求方溝通,迫于業績壓力,急于拿單,對需求方的不符合規范的要求及有安全隱患的配置方案不愿也不敢提出異議,還有就是鑒于交期的緊迫供應商的商務和客服雖然產品和技術一知半解但也不愿意和技術進行溝通以免耽誤交貨。
解決上面的問題只有一個方法,就是基于技術標準和專業描述建立一個定制系統,需求方和供應方共同使用,將定制的過程嚴格控制在技術標準內同時以實物外觀圖及工程矢量圖的方式明確表達給需求方來與機房設備一一現場比對,通過技術規范的限定,將不同品牌的產品的定制產品范圍融合,排除不規范廠商,最大化的安全滿足需求方的要求。
PDU系統定制可避免原來人工定制中人為的失誤、功利心的干擾,比對的困難和技術規范及專業描述的不熟悉等等引起的損失,同時系統的高效快捷也為工程進度提供了保障。
系統下載:http://pdu.shsa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