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1.森林防火監控預警介紹
1.1 概況
森林火災是世界性的林業重要災害之一,隨著中國造林事業的不斷發展,防火工作成為首要任務。森林防火必須貫徹“預防為主,積極撲救”的方針,真正做到早發現,早解決。目前,基于無線網絡技術的遠程無線監控系統,已廣泛應用于森林防火監控領域。
森林防火遠程無線監控系統,由森林防火指揮部監控中心、無線傳輸系統,以及前端采集點構成。
前端采集點,一般設置在林區各消防瞭望塔制高點上。包括彩轉黑低照度全天候透霧攝像機、長焦距電動變焦鏡頭、數字回顯云臺、網絡視頻編碼器。各監控點通過無線傳輸系統,將圖像傳輸到監控中心,無線網絡基站由無線網橋和天饋系統構成;監控中心通過無線監控系統,不僅可以獲得全面的、清晰的、可錄制并回放的多畫面現場實時圖像,而且還可以對前端攝像機焦距和云臺運動進行操作和控制,通過云臺的實時角度數據回傳,結合GIS系統可以實現火災發生點的精確定位;前端設置智能化微型氣象站,可以實時的了解當前監控點的風力、風向、溫濕度等數據,為森林防火指揮提供有力數據信息;滿足當前森林防火的各種要求。
1.2 國際通常森林防火技術
國際上現有的森林防火報警技術:
德國:FIRE-WATCH森林火災自動預警系統
德國投入使用的FIRE-WATCH森林火災自動預警系統,正常監測半徑10公里,安裝該系統每套需7.5萬歐元,而在勃蘭登堡州安裝需要120-130套,約1000萬歐元。
美國:護林飛機和紅外遙感火災預警飛機巡邏
美國利用“大地”衛星在離地面大約705公里的軌道上繞地球運轉,探測地面上的高溫地區、濃煙地帶以及火災遺址。美國使用無人駕駛林火預警飛機進行24小時監測,雖獲得了成功,但耗費了巨額資金。
加拿大:加拿大采用衛星巡回監測系統
加拿大采用從衛星上發射電磁射線檢測林區溫度,當檢測出某一林區局部溫度上升到150℃~200℃,紅外線波長達3.7微米時,便是火災前兆,立即測定具體溫度,采取措施及時防火。同時,加拿大林區采用多架配備先進的直升飛機輪流監測森林火災,飛行費每小時需5000-6000加元。
國外的技術有的雖然可靠,但需要借助高空衛星,且施工太復雜;有的技術方案基礎實施投資太大,多達幾十萬美元,投入成本過高,這些難以滿足我國森林資源監測的實際需要。
1.3 國內采用的監測方法
l地面巡護
地面巡護,主要任務是向群眾宣傳,控制人為火源,深入了望臺觀測的死角進行巡邏。對來往人員及車輛,野外生產和生活用火進行檢查和監督。存在的不足是巡護面積小、視野狹窄、確定著火位置時,常因地形地勢崎嶇、森林茂密而出現較大誤差;在交通不便、人煙稀少的偏遠山區,無法進行地面巡護,需用各種交通工具費用及人員工資費用,只能用視頻監測方法來彌補。
l瞭望臺監測
了望臺監測,是通過了望臺來觀測林火的發生,確定火災發生的地點,報告火情,它的優點是覆蓋面較大、效果較好。存在的不足:是無生活條件的偏遠林區不能設了望臺;它的觀察效果受地形地勢的限制,覆蓋面小,有死角和空白,觀察不到,對煙霧濃重的較大面積的火場、余火及地下火無法觀察;雷電天氣無法上塔觀察;了望是一種依靠了望員的經驗來觀測的方法,準確率低,誤差大。另外了望員人身安全受雷電、野生動物、森林腦炎等的威脅。
l航空巡護
航空巡護,是利用巡護飛機進行林火的探測。它的優點是巡護視野寬、機動性大、速度快同時對火場周圍及火勢發展能做到全面觀察,可及時采取有效措施。但也存在著不足:夜間、大風天氣、陰天能見度較低時難以起飛,同時巡視受航線、時間的限制,而且觀察范圍小,只能一天一次對某一林區進行觀察,如錯過觀察時機,當日的森林火災也觀察不到,容易釀成大災,固定飛行費用2000元/小時,成本高,租用飛機費用昂貴,飛行費用嚴重不足,這就需要用定點視頻監測來彌補其不足。
l衛星遙感
衛星遙感,利用極軌氣象衛星、陸地資源衛星、地球靜止衛星、低軌衛星探測林火。能夠發現熱點,監測火場蔓延的情況、及時提供火場信息,用遙感手段制作森林火險預報,用衛星數字資料估算過火面積。它探測范圍廣、搜集數據快、能得到連續性資料,反映火的動態變化,而且收集資料不受地形條件的影響,影像真切。
存在的不足:準確率低,需要地面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進行核實,尤其是交通不便的地方,火情核實十分重要。在接到熱點監測報告2小時內應反饋核查情況和結果;衛星遙感監控森林防火的其不足是:
1.熱點達到3個像素時,火已基本成災。
2.從衛星過境到核查通知撲火隊伍時間過長,起不到“打早、打小、打了”的作用。
彌補以上手段不足,我公司“森林防火數字化監控預警系統”可以實現快速、準確、實時的監控林火情況,配合林政管理、生態建設管理及林業活動等功能實現各種管理。
2.本方案的特點優勢
“森林防火及林業資源管理預警系統”避免了原始人工了望觀察火情的局限,實現了林區管理數字化、科學化,大大減少了林業部門的費用支出和管理成本,提高了林區企業的效應。
該系統特點有:
l數字回顯云臺結合GIS,火點精確經緯度定位。
l林火自動識別系統,實現火情自動報警。
l
接處警火點位置三維標繪 |
防火監控蔓延分析 |
火情自動報警 |
滅火指揮管理預案部署 |
l短信發布火情信息,及時迅速。
l野外設備防盜報警系統,有效防止設備丟失和人為破壞。
l遠距離微波傳輸,避免野外架線施工。
l智能太陽能供電,滿足系統能源消耗。
3.本方案實現的主要功能
“森林防火及林業資源管理預警系統”項目為監控控制人員提供監控控制功能,正常情況下攝像機在云臺帶動下工作在自動掃描方式下時,觀測人員在監控中心可觀測到一定范圍內的森林、道路、人員等實況圖像,系統可進行全程錄像;若遇異常情況,工作人員可及時將攝像機從自動狀態下轉為手動狀態,并對有關目標進行跟蹤、定位、放大,以便更加仔細全面地進行觀測。
本系統方案的主要功能如下:
1)監控指揮屏幕墻可以實時顯示前端采集點的圖像。圖像中同時包括相關數字信息如坐標,時間等;
2)數字圖像可以通過無線通訊和計算機網絡實現遠程傳輸;
3)所有視頻圖像進行全程錄像存儲,并可以對以往的歷史圖像進行查詢和回放;
4)采用野外重載數字回顯云臺,具有實時回顯位置信息功能;電動可變長焦距鏡頭配備遠程可控濾色片低照度高清晰透霧攝像機,具有透霧、深化云煙功能,即使霧天也可以進行正常的監控;可以通過專用操作鍵盤或監控軟件控制云臺和鏡頭;
5)通過現有設置的監測點,實現整個有林面積的監視范圍達到95%以上;
6)系統安全性高,采用人員身份認證、訪問控制功能和審核功能等方式保證系統安全可靠;
7)查詢簡便性:采用時間流設計,可由時間、日期、前端采集點完成資料檢索;
8)無線傳輸模式,方便與其他防火中心及其他森林防火管理相關部門連接;
9)防盜告警,在監控點裝置紅外探頭,有盜竊入侵時監控中心告警,保護用戶投資,或將損失降低;
10)火情識別報警:當監控攝像機撲捉到林火時,系統具有的火情識別功能,可及時告警并聯動報警錄像,提醒值班人員察看顯示畫面,及早發現火情及火點位置;
11)GIS管理系統:以電子地圖為基礎,實現地圖基本操作功能,實現對森林火災的分析預報,森林防火工作的動態管理,為防火提供直觀的規劃和決策支持。
12)火災定位功能:利用前端采集系統中的數字回顯云臺,在地理信息系統里將每一個監控點進行地址編碼,同時將每一個監控點的坐標直接落實在電子地圖上,這樣地理信息系統一旦接收到特定編碼的數字云臺回傳的位置數據,通過建立特定的位置轉換數學模型,實現定位功能。同時,系統具備實現人工定位功能。
13)輔助決策功能:GIS信息系統提供最近撲火隊前往火情點最短路徑以及通往現場的主要道路和通行能力,提供防火隔離帶的位置及趕赴火場的時間等重要信息。
14)電源系統:電源供給在全天候的環境下,保證系統不間斷供電;
15)防雷系統:系統要有安全的防雷保障措施,確保系統能夠安全運行;
16)系統配置設備網絡管理系統,實現對各類設備的綜合網絡管理。
4.產品先進技術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