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購、集成、創(chuàng)新!在2012戴爾存儲論壇上,戴爾企業(yè)級存儲業(yè)務部副總裁兼總經理Darren Thomas如此概括戴爾存儲的三步走戰(zhàn)略。從Darren Thomas的演講以及接受CNET記者提問的回答中他讓我們感覺到:戴爾的收購策略大刀闊斧、縱橫捭闔,而相對來說其創(chuàng)新策略還有些保守,期待突破。
戴爾企業(yè)級存儲業(yè)務部副總裁兼總經理Darren Thomas
收購策略:一張白紙才更有優(yōu)勢
近年來在存儲業(yè)務上一直在進行大刀闊斧收購的戴爾,一點不避諱自己的“后知后覺”。Darren Thomas在演講中表示:“相對于競爭對手僵化的IT系統(tǒng),我們因為是一張白紙才讓我們更有優(yōu)勢。”在收購對象的選擇上,戴爾頗為挑剔,頗有些“既然來晚了,就坐下來好好挑”的架勢。Darren Thomas表示:“我們只收購業(yè)界最優(yōu)秀的公司,我們只收購本世紀(最近12年)創(chuàng)造出來的技術”。
在下一個收購對象的選擇上,無疑聚焦在戴爾存儲引以為傲的“流動數據”上,流動數據架構公司會成為戴爾未來重點收購的對象。
對于戴爾來說,將收購策略放在存儲策略三步走的第一位,可見其對于戴爾的重要性。在這其中,Darren Thomas談到了收購策略的科學組合。所謂科學組合,即通過最低價格,購買最具有發(fā)展?jié)摿Φ墓尽?/p>
他坦言,有時候收購價格與公司成熟度是成正比的,如果收購不太成熟的公司,價格可能只有成熟公司的十分之一,但是這其中的風險卻又比收購成熟公司要大得多。Darren Thomas為此舉例:“戴爾在收購Compellent和EqualLogic的時候,這兩家公司的技術平臺都已經十分成熟,但是再成熟的平臺也要跟戴爾自身產品線去進行融合、集成,如果我們能夠在一家公司平臺成熟但是技術還不完善的時候考慮收購,可能就抓住了收購的最佳時機。”
不過收購的最大挑戰(zhàn)并非技術的集成,在戴爾存儲的三步走策略中,集成策略被其認為最成功。戴爾通過收購,集成PowerVault、EqualLogic、Compellent等各產品的特性,打造戴爾存儲產品的基因。
那么收購的最大挑戰(zhàn)在于什么?在Darren Thomas看來,收購公司給戴爾帶來的最大挑戰(zhàn)是人的融合。現(xiàn)在戴爾存儲的工程師有1600名,他們都來自收購的公司,如何讓這些人與戴爾現(xiàn)有的企業(yè)文化相融合,從而發(fā)揮最大的能量,這是戴爾要重點考慮的問題。
創(chuàng)新策略:有些保守 期待突破
在當今IT業(yè)界,這樣的一種趨勢不容忽視:越來越多的廠商通過系列收購來彌補自身在某一產品技術方面的劣勢或者空白,力求打造一套全面的解決方案,通吃從前端到后端,從硬件到軟件全業(yè)務產品線,對此戴爾也不能免俗。
Darren Thomas就告訴記者:“客戶更愿意購買完整的解決方案,其精髓就是融合的基礎架構。戴爾在其中處于有利的地位,很少有其他公司像戴爾一樣擁有如此全面的產品線,包含從服務器到存儲到客戶端的方方面面。”
但是這一做法勢必帶來兩大隱憂。一方面,收購過密,是否令人感覺創(chuàng)新不足?面對CNET記者的這一提問,Darren Thomas的回答讓人感覺戴爾有些保守。Darren Thomas的回答是:“創(chuàng)新是企業(yè)商業(yè)機密,如果不到即將推出新品,我們不會總把創(chuàng)新掛在嘴邊,不能讓競爭對手知道過多。”
而融合基礎架構帶來的第二大隱憂,在于這是否讓客戶感覺自己被一家公司“鎖定”,失去了更多的選擇權?
面對CNET記者的這一提問,Darren Thomas的回答是:我們不想鎖定客戶,我們只想贏得客戶。如何贏得客戶?在Darren Thomas看來:“融合基礎架構雖然從某種程度來說的確是鎖定了客戶,但是這也是客戶的所求。因為他們不一定非要從各個產品線中都尋找最佳的那一個,而是在尋求最適合的、最優(yōu)化的那一個。當然,這并不意味著我們的產品不具有開放性,相反我們擁抱開放、兼容、合作。”不過最后Darren Thomas仍然不甘給別人做嫁衣:“但是戴爾有一個完美互補的理念,也就是說如果所有產品都從戴爾購買,效果會更好。”
結束語:韜光養(yǎng)晦不失為良策
在Darren Thomas的演講PPT中,有這樣一頁:核心是流動數據架構,外圍是收購、集成、創(chuàng)新策略,再外圍是其產品定位:用中端產品改變企業(yè)存儲的經濟性,為中端產品提供高端功能。
對于這樣的一個定位,業(yè)內不乏嘲諷之聲,大意是說戴爾的客戶都太小,眼光也不高。但或許對于現(xiàn)在的戴爾來說,并非沒有做高端供應商的愿景,只是它的企業(yè)級轉型之路,還充滿荊棘。此時韜光養(yǎng)晦,不失為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