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糧食局就網友在“部委領導留言板”中提出的有關“促進糧食深加工”、“陳化糧處理”、“保障儲備糧供應”、“糧食農藥殘留是否危害健康”、“糧食銀行推廣”、“升級老舊糧倉”、“扶持國內糧食企業”、“食用植物調和油標準”等10大方面的糧食領域熱點問題進行了詳細解答。這次國家糧食局第三次專門就“部委領導留言板”上的網友留言進行公開回應。在回答網友有沒有把互聯網和數字技術運用到糧食領域的計劃問題時,國家糧食局表示,糧食行業是較早應用互聯網和數字技術的行業。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糧食行業已經從互聯網技術應用逐步過渡到物聯網技術的應用推廣,同時,糧食行業深入開展糧食信息化技術的研究工作,為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提供技術支持。
網友:您好!我是一個IT從業者,現在互聯網遍及各個領域,但似乎在糧食領域運用還不夠,但是使用互聯網會大有作為啊!收糧的時候運用數據庫能夠很大節省人力物力,用數據來為糧食質量檢測,儲糧倉庫能夠運用數字技術調控溫度濕度,賣糧的時候也能夠根據網上的物價來決定賣不賣,賣多賣少。不知道國家有沒有把互聯網和數字技術深入運用到糧食領域的計劃?
國家糧食局:糧食行業是較早應用互聯網和數字技術的行業。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糧食行業已經從互聯網技術應用逐步過渡到物聯網技術的應用推廣,同時,糧食行業深入開展糧食信息化技術的研究工作,為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提供技術支持。
一是信息技術在糧食收購環節的應用。“十一五”期間,糧食行業開展了以RFID技術(即射頻識別技術)為主的糧食收購信息化技術示范,通過開發糧食收購卡,集成糧食收購品質和價格信息,為農戶實時結算提供技術保障。在糧食收購檢測方面,糧食收購后品質檢測設備,例如粉質儀、拉伸儀、吹泡儀、硬度儀、無損檢測設備等均已實現數字化,為我國糧食收購品質檢驗工作提供服務。
二是信息技術在儲藏環節的應用。目前,大部分糧食倉儲設施均開始應用“四合一”技術之一的“糧情測控系統”,能夠實時了解糧倉內糧食溫度信息,提高處理糧堆變化的反應速度,減少了糧食損失。同時,糧食科研單位在糧食儲藏方面積極開發并推廣RFID、無線網絡傳輸等數字化技術,實現了糧食倉庫的全過程管理。例如,在江蘇常州進行的RFID技術研發與糧庫標準化示范管理,將機械化糧庫作業信息采集系統、糧庫業務系統與財務系統等相集成,提高了糧食倉庫的管理水平。目前,這一技術已在有關省份進行推廣和應用。
三是信息技術在糧食銷售、物流環節的應用。糧食領域利用互聯網和相關的數字技術組織糧食現貨和期貨交易,實現了糧食交易的電子化和信息化。包括:構建了全國統一的糧食競價交易平臺,實現跨區域糧食現貨的網上競價交易;以鄭州、大連商品交易所為中心開展糧油相關產品的期貨交易。同時,通過國家科技計劃項目深入開展了糧食電子商務服務應用模式研究,并積極探索了糧食電子商務的多種交易方式,在有關糧食交易平臺上進行了技術應用示范。此外,加強糧食流通安全追溯管理控制方法的相關研究工作,在河南對散糧汽車運輸方式進行實時跟蹤、監控與調度應用示范,取得了明顯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