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是經濟的命脈,而隨著企業及政府投融資需求的不斷增長,在傳統的幾大商業銀行之外,城市商業銀行正在迅速崛起。雖然在體量上,城市商業銀行很難與國有五大行以及大型商業銀行相比,但城市商業銀行以其多樣的業務形態和靈活的資金響應為中國金融的發展又添了一把火。
俗話說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城市商業銀行亦是如此。雖然在業務種類和規模上不及傳統大型銀行,但相關部門對城市商業銀行在基礎設施的要求上卻沒有絲毫降低,這就導致很多城市商業銀行在IT系統的構建上犯了難。
傳統銀行資金實力雄厚,在IT系統建設上自然也都是“高大上”的配置,因此,傳統商業銀行的IT系統在可靠性、性能和擴展性上均有不錯的表現,很輕易便能通過監管部門的審核,同時也很容易與各種業務需求對接。但對于新生的城市商業銀行來說,事情便復雜起來。
由于諸多方面的限制,城市商業銀行必須奉行“好鋼用在刀刃上”的IT系統構建原則。據廣東省內某城市商業銀行信息部門主管介紹:城市商業銀行的IT系統即要滿足穩定性方面的需求,又要在保證性能的同時方便與城市發展中多種多樣的實際需求對接,難度很大,在系統選型方面如履薄冰,而IT架構成了目前城市商業銀行最大的短板之一。
對于城市商業銀行來說,IT架構的選擇與應用確實是一道難題。傳統銀行IT架構以大型機/小型機加UNIX操作系統并在UNIX之上開發各類應用的形式為主。這種IT架構的優勢在于成熟的應用環境和極高的穩定性,但其缺點也顯而易見,那就是維護費用極其昂貴。對于這一點,廣東省某商業銀行信息部門主管毫不掩飾的說:對于每年盈利上千億的大型銀行來說,每年幾個億的IT維護費用當然不算什么,但對以小而精見長的城市商業銀行來說,這樣的高端配置即負擔不起也不適用;因為業務規模小,城市商業銀行對IT系統的要求其實很簡單,系統穩定、Linux操作系統、應用開發方便;當然價格便宜是最核心問題,而這也可以說是中小型城市商業銀行IT系統選型的“一個核心三個基本點”。
穩中取勝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主流的IT基礎架構主要有兩種,一種是以價格低廉、更新換代快而著稱的x86系統;而另一種便是以穩定和性能見長的RISC架構。而作為穩定為先的銀行也應用來說,在核心系統架構的選型中,RISC架構當然是不二的選擇,這一點無可爭辯。縱使x86處理器近年來在可用性方面取得了一些進步,但x86架構礙于本身的限制,其穩定性仍無法與傳統RISC架構比肩。
開源才能打開未來
誰是目前世界上最具活力的操作系統?答案很簡單——Linux。從手機到平板,從桌面到服務器,從計算器到航天飛機,我們每天都要接觸到各種以Linux為內核的電子產品。毫不夸張的說,只要一種設備擁有了一定程度的計算能力,那么世上就必然有一款Linux版本能夠在他上面運行。
應用開發是關鍵
Linux為何能夠大行其道?這與其完備的開發環境和海量的相關技術人才儲備密不可分。這不僅意味著任何企業都能夠找到大量的資源來開發所需的Linux應用,更意味著開發應用的成本低廉且周期更短。
對于很多規模較小的城市商業銀行來說以上,如何找到能夠滿足以上三個要求且使用成本低廉的IT系統已經成為當務之急。而伴隨城市商業銀行的崛起,這一領域也將從目前的藍海變為新紅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