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在2011年初將企業業務列為其支柱業務之一,從此開啟了從CT(通信技術)到ICT(信息與通信技術)的一場變革。兩年來,華為的轉身也一直伴隨著行業對于這家通信巨頭的贊譽和質疑,有觀點認為,華為有著雄厚的技術和資源,轉向企業業務自然順風順水;而更多的觀點認為,運營商和企業市場千差萬別,華為真的了解企業市場么?從現有的幾家寡頭手中搶得地盤,又談何容易?
那么,兩年過去,華為企業業務究竟發展如何?從傳統的運營商業務到包括服務器、存儲、云計算、數據中心等領域的企業市場,華為是否已經摸清了門路?
雖然質疑不斷,但天平似乎已經倒向了華為這邊。8月2日,華為在京召開了主題為“精簡IT,敏捷商道”的IT解決方案巡展,展示了華為高端存儲、8路服務器、FusionCube融合一體機等IT產品及解決方案。這次堪稱華為IT解決方案的“閱兵式”的巡展活動,吸引了200多位來自政府、電力、交通、金融、廣電、媒資、企業、醫療、教育等行業的信息化領導、專家以及合作伙伴參與。
從現場來看,華為已經具備涵蓋服務器、服務器、網絡、虛擬化、云計算、數據中心等較為完整的IT解決方案,并且贏得了多個行業合作伙伴的認可。從市場數據來看,今年上半年,華為存儲在中國區發貨套數躍居第一,存儲銷售收入位列第三;華為服務器在中國區總體服務器發貨量躍升至第三位,超越惠普,僅次于IBM和戴爾,居國產服務器廠商首位。
“數字并不是重點”
無論是從IT解決方案的完備程度,還是從市場數據看,對華為這樣一家兩年前才開始涉及企業業務的市場“新兵”來說,這樣的發展速度著實令人驚訝。但是相比華為更為強勢的運營商業務,企業業務還僅僅是開了個好頭。“我們期望第一步,在未來幾年做到50億美元的收入”,華為IT 產品線總裁鄭葉來很有信心。“但是,營收數字并不是重點”,鄭葉來解釋說,華為所關注的并不是單純的營收數字,而是要給客戶提供有競爭力的產品和解決方案,以及良好的服務和支持。
鄭葉來強調,有競爭力的產品和方案、優質的支持服務、傾聽客戶的聲音,這是華為IT解決方案能夠快速發展、獲得佳績和客戶認可的立足之本,同時也是未來華為在企業市場能夠走多遠的根本。鄭葉來介紹說,華為未來的戰略重點一定是在IT,包括三大業務,其一是所有計算相關的產業,包括服務器、云計算、一體機等;第二是存儲相關的產業;第三是數據中心相關的產業,目前,這三大業務華為都已經具備了具有代表性的產品和方案。
在存儲產品方面,華為已經具備高端企業級存儲OceanStor HVS系列、OceanStor UDS海量存儲系統,其中HVS是華為存儲的高端旗艦產品系列,包括HVS85T和HVS88T兩種型號,致力于為企業級數據中心提供安全可信、彈性高效的核心存儲解決方案。華為高端存儲產品針對企業級市場,能夠滿足大型數據庫OLTP/OLAP、高性能計算數字媒體、互聯網運營、集中存儲、備份、容災、數據遷移等不同業務應用的需求。
在服務器方面,華為除了具備豐富的通用服務器產品,還具備創新的融合基礎設施一體機FusionCube、高端8路服務器Tecal RH5885服務器等明星產品。據巡展現場技術人員介紹,華為FusionCube融合了計算、存儲、網絡、管理節點,更加便于部署和管理,適合云基礎平臺的搭建;8路服務器由華為全自主研發,包括機箱、板卡、散熱、電源、PCI、固件等核心模塊,是替代小型機的一大利器,自主產品對于國家信息安全來說也具有重要意義。
對于未來華為服務器的發展,華為IT產品線服務器總經理邱隆透露:“我們未來投資是三個方向,第一是Scale-UP向上擴展方向,未來這個市場一定存在;第二是融合架構一體機;還有一個是云計算數據中心方向,我們的目標這三個方向的比例能是1:1:1。”
云計算方面,華為能夠提供包括FusionSphere云操作系統、FusionCube融合一體機、FusionAccess桌面云等組件在內的“端到端”云計算解決方案。其中華為自主研發的云操作系統FusionSphere在最新公布的SPECvirt_sc2010測試(權威的虛擬化性能對照基準測試)中,擊敗業界主流虛擬化產品,虛擬化性能達到業界最佳。“華為云計算將堅定不移的走自主知識產權道路”,華為IT云計算虛擬化產品總監張建華表示。
華為進軍企業業務,勢必要和來自國際的IT巨頭直面競爭,但是華為并不將此視為壓力。“從營收和運營來講,華為是一家國際化的公司,收入的68%都是來自中國大陸以外的區域。一直以來,華為產品和解決方案都是全球設計、全球制造、全球銷售”,鄭葉來總結了華為產品和方案的優勢。換句話說,華為產品及方案具備國際化的質量和品質,借助華為在國際化市場的經驗,作為市場后起之秀的華為IT解決方案已然具備和國際品牌競爭的實力。
“堅持被集成”
和運營商業務的直銷模式相比,企業業務中渠道、合作伙伴的角色更加重要。從運營商業務到企業業務,除了產品和解決方案的轉變,華為還需要重新梳理和合作伙伴的關系,建立自身的IT解決方案生態圈。對此,鄭葉來表示,華為企業業務所堅持的是一種“被集成”的路線。
那么,什么是“被集成”?華為IT 產品線總裁鄭葉來解釋說,“被集成”就是華為跟合作伙伴一起贏得客戶的尊重,而不是由華為更多的去面對客戶。“我們相信企業業務的成功是生態鏈的成功,需要更多的合作伙伴一起來努力,所以我們現在很多政策,包括渠道政策,投資伙伴的激勵政策,面向ISV的政策都在調整和不停的優化,讓大家一起和華為做大產業和事業。”
在云計算方面,華為同樣在打造健康的生態鏈條。華為IT云計算虛擬化產品總監張建華表示:“華為云計算非常關注兼容性,全球有幾百家伙伴一起在和華為進行兼容性的測試;華為同時在接口上更廣泛支持標準組織的規范, 以及全面兼容OpenStack。華為云計算同樣會堅定不移的和合作伙伴一起打造穩健、健康的生態鏈。”
本次巡展上,華為和瑞星公司簽署了合作協議,建立云計算虛擬化防病毒領域的合作伙伴關系,雙方將在產品研發、生產、市場拓展、銷售、技術支持、售后服務和培訓等方面進行合作。
做企業市場的“上進青年”
相比已經經營二十多載,載譽國內外的運營商業務,華為企業業務僅進行了短短兩年,鄭葉來將華為比喻為企業市場的“上進青年”。華為能夠在兩年間躍居國內前列,鄭葉來將其關鍵解讀為有競爭力的產品和方案、優質的支持服務和傾聽客戶的聲音,但在當前企業市場產品趨于同質化的大環境下,這也是幾乎所有廠商都要遵循的鐵律,華為能夠從中快速脫穎而出,足見其扎實的產品功底,以及對市場準確把控。
華為的加入讓競爭激烈的企業市場又多了一個有力的競爭者,或許不久后,華為就能帶給我們更多讓人驚訝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