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ARM架構的持續閃耀,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始宣布將借助新一代ARM架構參與到低功耗服務器或微服務器領域的競爭中來,而這個市場在之前幾乎是一個完全不存在的領域。雖然我們目前還不能對低功耗處理器的未來有一個準確的預測,不過根據市場調研公司IHS最新發布的報告顯示,這個新生的市場細分將在2017年占到全球服務器出貨量的5%,而整個服務器市場也將達到1310萬臺的年出貨量。也就是說低功耗服務器這個新生事物將在未來5年中從無到有,迎來發展的黃金期。
報告指出,在未來的5年內,全球服務器出貨量的復合增長率將達到6.5%。2012年,全球服務器總體出貨量為980萬臺;2013年將增長3.1%,達到1010萬臺;而2014年,全球服務器總體出貨量將保障9.9%。相信這9.9%中不少都要來自于2014年ARM發布全新架構所帶來的低功耗服務器市場爆發。這里需要提出的是,這里的服務器總體出貨量是包含所有服務器類別細分的,也就是說所有入門級服務器、企業服務器、大型機、主機、超算、刀片、低功耗服務器以及所謂云服務器等所有產品細分都被計算在內。
前途是光明的,但現實卻有些殘酷。從目前的市場銷售數據來看,低功耗服務器在市場中的占有率微乎其微,連1%都到不了。大這個領域卻無疑集中了從小到大幾乎所有服務器和相關廠商的目光和資源。在2014年,ARM將要推出64bit架構的Cortex A50系列架構。而目前服務器市場上的絕對主力——英特爾自然不會坐視不理。日前,Intel就發布了全新的Atom C2000系列處理器,專門針對低功耗服務器應用進行優化,以期憑借x86廣泛的用戶基礎和完善的開發維護環境來抵擋ARM的攻勢。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英特爾宣布,Atom系列處理器將納入英特爾最核心的Tick-Tock戰略,享受到最新的工藝制程和架構升級。英特爾此舉的目的很簡單,想通過自身無比強大的設計和制造優勢逐漸拉開與ARM的差距,畢竟ARM沒有自己的工廠,且設計團隊的規模也相當有限。
對于ARM來說,能否成功在微服務器領域站穩腳跟,明年的開局相當重要,而硬件只是其中的一方面。ARM的優勢在于方案靈活,任何廠商都能夠以很低的成本參與到市場的競爭中來。但其缺點也很明確,那就是工藝基本看臺積電的腳步,產量也與臺積電、三星等工廠掛鉤,而且由于生態系統過于復雜,用戶選擇的成本和風險都會相應增加。
而英特爾方面亦呈現優缺點分明的局面。首先,英特爾已經對低功耗服務器領域產生了足夠的重視,相關的資源投入必定呈幾何級暴漲,新品推出的質量和速度都會有充分的保障,而用戶顯然也會在這一時期得到更多的實惠。另外,由于采用了傳統的x86架構,英特爾Atom方案在通用性和相關軟件支持方面都會更具優勢,而憑借英特爾在企業級領域無與倫比的號召力,必定會有很多實力超群的鐵桿合作伙伴加入其陣營,屆時Atom解決方案的部署速度肯定會更快,部署難度也會更低。但英特爾缺點也顯而易見,那就是目前x86架構在功耗方面仍無法企及ARM架構。同時,為了在最大程度上照顧兼容性,Atom解決方案無法為某些特定領域做出足夠的優化,并最終導致很多擁有定制化需求的高利潤客戶流向ARM陣營。
如果IHS的預測能夠成真,那么在2017年,低功耗服務器市場體積將會達到65.5萬臺,但由于低功耗服務器具備相當的擴展性,設計者可以輕易將他們做成各種大小不一的產品,因此,這一市場具體能夠產生多少銷售額和多少利潤目前還不得而知。但我們可以肯定,不是所有的廠商都能熬過最初五年的燒錢階段,由此而產生的混亂、兼并、收購、退出甚至是破產都會市場出現在網站的頭條當中?!?/p>